一旦患上頸椎病,除了忍受諸多不適的癥狀外,最讓人擔心的就是頸椎病的危害會不會導致癱瘓。從臨床統計看,大多數頸椎病患者通過一段時間的頸椎病保守治療,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,不至于引起癱瘓的地步。
但也有10%-15%的患者會患上脊髓型頸椎病,這種頸椎病致殘率非常高,而且癥狀不僅僅只局限于頸肩不適、手麻、頭暈這些常見的癥狀,很多癥狀是我們沒有想到的,導致很多人容易忽視這種病。今天飛龍醫療就來和大家講講脊髓型頸椎病。
一、什么是脊髓型頸椎病?
脊髓型頸椎病是指:因為頸椎病變部位(比如椎間盤突出、骨刺、后縱韌帶骨化、黃韌帶肥厚或鈣化)導致脊髓受到壓迫或脊髓缺血,從而出現一系列脊髓的功能障礙。這種頸椎病可嚴重致殘,占全部頸椎病的10%~15%。
二、脊髓型頸椎病表現為哪些癥狀?
l 脊髓型頸椎病可能是沒有頸肩痛的癥狀,所以很多患者患病后很少會考慮到是頸椎的問題。
l 感覺腳軟無力,走路發飄,不走直線、腳底有踩棉花感。
l 手變的笨拙,無力,表現為寫字、系鞋帶紐扣、用筷子等精細動作變得困難,時間長了還會導致肌肉萎縮,肌肉力量變差。
l 頭部、胸部或腰部感覺被捆住或壓住一樣。
l 大小便異常。患者可能會出現大小便控制不住,或排便淋漓不盡的情況。有些患者會一咳嗽或一用力就導致排便的情況。
三、如何確診?
飛龍醫療提醒大家:對于脊髓型頸椎病,一般需要進行核磁共振檢查進行輔助診斷,同時需要有經驗的脊柱醫生結合查體進行綜合分析。